在线硬度监测仪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硬度,并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远程监控系统或个人设备上,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水质状况,及时掌握水质动态信息。采用测量技术和传感器,如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较高的精度(±1),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在复杂的工况下正常工作,适应工业废水、海水等多种场景。
在线硬度监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1.电导率法: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变化来间接推算硬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水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水中钙、镁等离子的含量发生变化时,水的电导率也会相应改变,仪器通过检测这种变化来确定水的硬度。
2.离子选择电极法(ISE):直接检测水中Ca和Mg的浓度,精度更高。该方法基于电化学原理,使用特定的选择性电极对溶液中的特定离子进行响应。例如,钙离子选择电极通常采用液态膜或固态膜结构,膜内含有对Ca具有高选择性的配位剂。当溶液中的Ca与膜接触时,会在膜两侧形成电势差,从而被准确测量出来。然后根据测得的离子浓度计算出水的硬度值。
在线硬度监测仪的测定步骤:
1.前期准备
-环境确认: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无震动且无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中,室内温度应符合仪器规定的范围。这是为了保证测量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使结果更准确。
-校准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校准,通常可使用标准溶液或标准试块来完成。比如在线总硬度检测仪器,需将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等待一段时间让电极与溶液达到平衡后,根据标准溶液的硬度值调节校准系数,使其相匹配。
-样品处理:保证被测样品表面干净、平整,没有污物、氧化皮、凹坑及显著的加工痕迹等。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试件,可能需要使用合适的夹具固定,以确保试验力能垂直施加于试件上。若试件无法达到规定的小厚度,容许由同种材料的薄试件叠合组成,但叠合面间要紧密接触,且叠合数不得多于三层。
2.安装与连接
-正确接入系统:如果是测量水样硬度的在线监测仪,需要将其正确连接到水样的管道系统上,并确认电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调整部件位置:如有必要,调节电极的位置和深度,使其与被测物质充分接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开始测量
-放置样品或引入被测介质:对于固体材料,将待测硬度的样件平稳地放在工作台上;对于液体,则通过管道输送到检测仪器中。在水样进入检测仪器之前,要确保其经过充分的搅拌,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施加试验力或启动测量程序:根据仪器类型和测试需求,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某些硬度计需要转动升降装置使压头与样件接触,然后进行加力操作;而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在线监测仪可能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即可自动完成测量过程。
-读取数据:当测量完成后,从仪器的显示屏或其他指示装置上读取硬度值。有些仪器可能会直接显示数字结果,而有些则需要观察指针的位置来获取读数。
4.记录与分析
-记录结果:及时准确地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硬度值以及相关的测量条件(如时间、温度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数据分析: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应检查是否存在操作不当、样品问题或其他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